有關武漢肺炎,跟大家更新幾件事
1. 除了武漢之外,已經有鄂州、赤壁、黃岡也進入封城狀態。
2. 感染者的病毒軌跡,從一開始的華南海鮮市場,到現在受關注的武漢市。最新消息是,已經出現,未有武漢旅遊蹤跡的感染者。
3. 為了徹底達到封鎖的效果,在沒有修法的狀況下,已經公告,擅自逃離武漢地區造成疫情傳遞,最高可以判七年刑期。
4. 為了確實執行武漢的封鎖,武漢宣布進入戰時狀態,派出了中部軍區的東風鐵甲越野車、裝甲運兵車和輕型坦克,嚴防死守封鎖的指令(已被刪文)。
從以上幾個資訊,我們能夠判斷,中共高層對於把疫情鎖在武漢地區是勢在必得、不容有失的。
然而,如果站在解決疫情的前提下,封鎖之外的配套,舉凡
👉 徵集醫療大軍前往武漢,緩解醫療資源的壓力
👉 調集民生物資,確保物價穩定,物價穩了,民心才會安定,物價每日一漲,將加深民眾恐慌
👉 在武漢實施大規模消毒與建立安全無病毒的空間
顯而易見的是,我們只看到了封鎖行動,其他的相關配套付之闕如,連簡單的物價控制,都已經遠遠脫離常態,我們在微博上看到,一把青菜已經漲到約新台幣250元。
只封鎖城市,相關配套支援如果未能跟上,封鎖區的環境與資源,將越來越稀少,會造成內部民眾的極度恐慌與崩潰。
封鎖本身的目標,是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,但在缺乏有效支援下,造成的效果,更可能是,演變成古代瘟疫封村的結果,一場人道危機將不可避免。
現在全中國人,仍在為武漢祈禱,然而抵抗疫情所仰賴的,不僅是心靈層面的支持,而是實質資源的有效挹注。
實質資源的有效挹注,是建立在民族共同體的認識,可能是金錢的付出,也可能是為了他人奔波勞動,當然也可能,是為了他人犧牲自己的性命。
中國人能為自己的民族,做到什麼程度的犧牲,將決定未來歷史的走向。
#天佑地球人